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发展 > 学子风采 > 正文

第七届“新时代·南苑风”公共管理活动月之十六——《文化产业跨界研究前沿》之系列讲座

来源: 时间:2024-11-17 16:25:20 作者: 点击: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常常如孤独的扁舟,渴望灯塔的指引。而现在,一座闪耀的智慧灯塔即将亮起!2024年10月26日与27日,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到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新教授,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黎熙元教授,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石沧金研究员,在6教106课室共同开启这场严谨而富有深度的学术之旅,于知识的浩瀚海洋中探索真理的璀璨明珠。

第一讲

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

王建新教授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甘肃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得出甘肃地区文化产业发掘不够完善的结论。为解决甘肃地区的文化遗产发掘不足的问题,需要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来探寻实践路径。

王建新教授首先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指出文化产业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为目标,具备标准化,规模化制作并创制具有文化意义的产品的产业领域。王建新教授分析现有的国际大环境,在国际贸易萎缩、中国产业内向性发展的整体形势下,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迎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另外,王建新教授提到诸如“历史文化资源”“民间文艺资源”“宗族民俗资源”等文化资源,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正确的介入中,可以起到促进开发,还造福居民的作用。

王建新教授提到今年是联合农粮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提出20周年,甘肃省具备独特的生态环境且文化产业开发不够完善,成为了大会中的讨论焦点。甘肃省特色的生态农业文化遗产以活态性、系统性、多功能性为主要特征,同时,甘肃省还有四处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皋兰什川古梨园、岷县当归种植系统、永登苦水玫瑰农作系统,同时指出甘肃省农业文化遗产占西北地区16项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四项。面对甘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可以运用自然环境交融型、社会组织传承型、生产-政府-市场互构型等多种方案达到总结经验,理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课堂剪影

第二讲

嵌入性视角看文化产品产业的兴衰

——以广州永庆坊为例

黎熙元教授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概念与视角,用“艺术家的作品输出”和“歌手的专辑制作”做对比,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原创性作品和作品投入复制进行销售后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而引出了嵌入性视角这一概念。黎教授以永庆坊为例,运用嵌入性视角带我们看待文化与产业转变。黎教授认为,永庆坊的保护与改造是基于快速城市化中的市民“乡愁”,生成一种文化旅游形式,广雕、广彩、广绣成为了永庆坊传统产品再开发与推广的典范。为传承永庆坊中的非遗文化产品黎教授提出了两个策略:借助文化遗产之名进行产品推销、以传统传承(制作体验)为名的旅游项目。

最后,黎教授总结道:“有文化才有文化作品和文化产业,文化和作品是通过商业获得生命力的。”黎教授指出:为了平衡文化产业的投资需求和商业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文化归文化,商业归商业;开发产品需先推广文化意念;并且以宣扬承载文化的技术及其体现的审美观为重点,以达到平衡文化需求与文化商业化的目的。

课堂剪影

第三讲

马来西亚华人宗教组织的

文化产业化现象

石沧金研究员基于海外华人文化产业化最为典型的马来西亚信俗,从佛教新兴信俗、民间信俗、华人民间信俗三个类别来举例说明文化产业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也为中国本土的文化产业化提供可供参照的范本进行研究讨论。从小的信俗到大的国家和人物背景,再从大的文化背景分析小的行为含义,石沧金教授由浅入深的带领学者们一步一步探索信俗的文化产业化世界。在石沧金教授为我们的举例中不难看出,每一种信俗文化在当地成功文化产业化都离不开与本土文化及社会背景的交融。这也告诉广大学者们在文化产业化道路上,不仅要立足于本土居民的精神需求,更要切合他们的物质需求,才能做到让本土接受和认可的文化产业。通过石沧金教授巧妙的串联整合每一个信俗背后的文化特点与产业特点,在座学子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了产业背后的脉络联接,不仅扩宽了学者们对于事物的看法,更带领大家深层的理解文化产业核心要点,给予了在座的学子们深刻的启发。黄韧老师在总结的时候更是说道:“讨论中华传统信俗与文化产业时,不能忽视海外华人华侨的在地性和文化产业创新。信俗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也是凝聚海内外全体中国人认同的重要媒介。”文化产业因文化认同感而起,又深深的凝聚了具有相同文化认同感的人,他们将情感寄托在信俗与文化产业之中,助力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也弥补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渴求。

课堂剪影

课程互动

每场讲座末设置互动环节,学生们就讲座积极提出问题,与老师们直接交流。导师们热情解答、倾囊相授,保证每一个疑问都能得到科学回应,助力学生知识体系的理解向纵深发展。

此次讲座轻松和谐,老师们徐徐善诱,旁征博引;学生们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跟随老师们的语言从不同视角领略文化的美好。相信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于文化产业的跨界研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见解。至此,本系列讲座已完成三场,最后一场讲座将于11月9日下午在6教106举行,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瑜教授将为我们带来《人类学视角下的医学人文与产业发展》讲座,期待同学们继续积极参与!

来源|文州洲工作室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 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球盟会网页登录app下载地址六号教学楼104室

邮编: 510970

电话:020-61787344

邮编: ggglx@nfu.edu.cn

Baidu
map